|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生态环保

生态环保

关键词:生态环保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ynwx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397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一、 全县生态环境状况,

1、水环境质量

全县境内河流均处长江上游,主要有赤水河水系扎西河、龙洞河支流,南广河水系有高田河、罗布河、班竹河支流,白水江水系有麟凤河、庙沟河支流。监测结果表明,全县境内河流水质较好,三大水系河流Ⅲ类或优于Ⅲ类水质达标率达到91.67﹪,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2、空气环境质量

监测结果表明:县城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氮浓度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县城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良好,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275天/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属于良好水平。

3、声环境质量状况

根据2016年威信县环境质量分析报告,县城声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城区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在51—61分贝(A)之间,交通干线噪声平均等效在60.5—74.8分贝(A)之间,县城的环境噪声达到功能要求。

4、土壤侵蚀状况

全县土壤侵蚀面积为722.01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2%。其中,强度侵蚀面积48.34平方公里,占土壤侵蚀面积的6.7%;中度侵蚀面积232.41平方公里,占土壤侵蚀面积面积的32.18%;轻度侵蚀面积441.26平方公里,占土壤侵蚀面积面积的61.12%。威信县通过实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项目工程,使全县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5、生态环境状况

威信处于长江上游,独特的自然气候,造就了全县生物资源种类的多样性,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云豹、野牛、白鹤、白劲长尾雉等,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珙桐、水杉、秃杉等,享有“滇东北绿宝石”之美誉;全县正常年水资源总量达16.9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径流13.34亿立方米,地下水径流3.65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硫铁矿、石灰石,次有明矾石、钾盐、耐火黏土、铁矿、铜矿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多姿多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川滇黔边区独树一帜。全县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水平,造林绿化与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人工造林面积达44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8%;主要河流水环境功能达标断面达到90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构建开放绿色和谐的威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二五”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十二五”以来,威信县全面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节能减排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工作成效显著;以境内南广河、赤水河、白水江流域为重点的水污染综合防治进一步加强;以天保工程为重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环境监测与执法能力进一步加强,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态建设与绿色示范创建工作积极开展。

1、污染物控制与减排情况

以污染减排为抓手,实施总量控制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一是通过落实减排责任,制定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实施计划,将总量指标和减排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重点排污单位,确保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年度削减任务;二是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健全环境准入机制,坚持总量控制,建立和完善建设项目污染物总量替代方案;三是努力推进重点减排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城市截污管网建设,确保城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按照“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到2015年,全县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计新增排放量)在2010年基础上削减11.0%,氨氮消减13.0%,二氧化硫消减0%,氮氧化物消减0%。为确保完成全县“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根据县政府与市政府签定的“十二五”低碳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全县实际,制定并公布实施了《威信县“十二五”主要污染减排实施方案》。到2015年,全县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在1338吨、205吨以内;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在6968吨、3248吨以内。

2、生态文明创建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我县早在2014年就委托中介机构编制完成《威信生态文明县建设规划》报经省环保厅评审并下达批复意见,县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9月对生态文明县建设规划形成了决议(威人发[2015]23号),县人民政府于2016年7月发布实施(威政办发[2016]103号) 2014年以来,我县旧城镇、罗布镇和水田镇先后获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庙沟镇的4个村,长安镇的4个村,水田镇的3个村,双河乡的5个村、高田乡的 5个村、三桃乡的5个村,全县共26个村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文明村”。2017年,我县将长安镇、三桃乡、高田乡、双河乡和庙沟镇5个乡镇列入申报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名单,委托中介机构编制建设规划等申报材料,并通过了省、市两级专家技术评审,经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后上报省厅。 在生态文明乡镇创建过程中,一是在乡镇、村组居民聚居区、饮用水源上游等区域推进生活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建设,采取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的办法,共建设沼气池2530余口,厌氧化粪池860个、生物滤池2套、表流湿地(生物塘)2个,建设管网、沟渠12千米,覆盖32000多人,大部分生活污水通过集中收集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二是推进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建设,建设固定生活垃圾池(房)620个,生活垃圾由村组收集贮存后,由乡镇清运至垃圾场集中处置;三是积极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完成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改造10000余户;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养殖,推广“猪-沼-菜(果)”生态循环技术。推行雨污分离、干湿分开、种养结合、农田循环的生产方式,使村庄环境脏、乱、差现象得以有效整治,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面,扎西镇小蒿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已于2012年9月建成,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包括:修缮截污沟渠1500m;建设一座日处理污水处理表流湿地系统一套;新建三级化粪池10座;新建3个垃圾收集房收集农村生活垃圾,购置10个环保垃圾桶。该项目投入运行,不仅使小蒿坝村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清运,生活污水和粪便得以集中收集和处理,卫生环境得到有效治理,而且大幅度削减了小蒿坝村对下游扎西水库的污染物排放量,使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扎西水库的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保障了饮用水源安全。其次,水田镇香树河底彝族村寨和长安镇长安村两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在2014年10月实施完毕通过县市验收,其中水田镇香树河底彝族村寨建设卫生厕所二个、垃圾房10个、垃圾箱100个、对100户农户进行圈厕改造等;长安镇长安村建设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生物滤池和氧化塘各1套、厌氧化粪池25口、污水收集沟渠910米、安装污水管390米及相应配套设施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村庄“脏、乱、差”的环境现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提高了群众环境卫生水平,保护了群众身心健康,发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再次,水田镇湾子苗寨和高田乡石坝子村两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上级专项资金已下拨到位,正在抓紧进行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即将启动实施;另外,三桃乡的三桃村、旧城镇的马鞍村、扎西镇的小坝村和罗布镇的簸火村及扎西河流域等24个村村庄已纳入“十三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并上报省厅,正在进行修编项目实施方案等前期工作。

3、生态建设与保护。

造林绿化  根据据林业分类调查及“天保工程”两次调查统计,全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平方公里,25°坡耕地退耕还林15万亩,人工造林8.0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造林绿化与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全县郁闭度0.2以上森林面积达到63140公顷,森林覆盖率从33.4%上升至48%;。

生物多样性保护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以来,林业公安、渔政等部门开展打击非法排污、乱砍滥伐和捕猎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出动执法检查420人次,清理非法占用林地23处,清查木材交易站点和木材加工经营场所42处,收缴放生野生活蛇260斤、青蛙280斤、威信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12只、野山鸡55只、豹猫2只。

水土保持  实施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对三个乡镇5条小流域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成堤防2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平方公里。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2005年,赤水河流域被国务院纳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威信级自然保护区,我县境内的扎西河和倒流河被纳入保护区缓冲区,河流长度77.94公里,面积48平方公里,保护区内鱼类有二十多种,包括部分特有鱼类岩原鲤、黑尾近红鲌、长薄鳅和昆明裂腹鱼、白甲鱼、黑头鱼等,特有威信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大鲵等。我县扎西河、倒流河流域被列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威信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区管理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农业、环保和水务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自然保护区建设领导小组,县编委下文批准成立珍稀、特有鱼类威信县保护站。每年县人民政府都发布《关于实施长江禁渔期管理的通告》,并重点强调在保护区流域实行常年禁渔,渔业部门还在保护区域内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每年放养珍稀鱼类2万余尾;并在鱼类比较集中的重点河段进行定期巡护,及时出动查处违法捕捞,增强打击违法捕捞行为力度,保护好保护区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造福子孙后代。

整合各部门职能和资源,对保护区流域进行综合整治,自保护区建立以来,县环保、住建、水务和渔政等部门分工负责,协作配合,对扎西河实施综合治理,环保部门查处向保护区河段违法超标排污25起;渔政管理部门制止非法捕鱼23件;住建部门组织城区河道清淤4500米,清除淤泥5500立方米,修复和新建河堤、护栏2200米,河岸种植绿化面积2500平方米;县城污水处理厂投入正常运行;使扎西河淤塞和水质恶化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为保护和改善赤水河流域珍稀特有鱼类生息环境发挥了良好作用。另外,为根本改善扎西河流域水环境治理质量,我局于2014年底至2015年初,编制上报了《威信县扎西河流域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得到了国家和省市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并安排下达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800万元,我局现在正在抓紧进行项目施工设计等前期工作,预计项目将于2017年六月启动实施。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措施

1、因地制宜,搞好规划的系统编制

创建生态文明县,规划是龙头。根据威信县“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红色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编制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等专项规划。同时,7镇3乡和80个行政村也要编制生态文明乡镇、生态文明村的建设规划。编制规划要坚持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原则,要把县城和乡镇集中区域、交通沿线的村作为建设的重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推进,形成片区规模。
  
2、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创建机制  

调整和加强生态文明创建领导体制。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成员的生态文明县创建领导小组,对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决策,统一部署,印发《威信生态文明县创建实施方案》,协调各部门、各乡镇的行动。领导小组下设专门的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负责抓好各项具体工作。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增加生态文明建设人员编制,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构;要建立务实的创建联动机制,实施生态文明县建设单位包村和“结对子”工程,县直有关部门、乡(镇)要密切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使全县上下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局面;要建立有效的创建监督机制。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要把生态文明县建设纳入重要的督查内容,定期进行跟踪督查和信息反馈、情况通报;要实行考核奖惩制度,对成绩突出的乡(镇)、村、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没完成任务或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或组织处理,确保生态文明县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夯实基础,重点突破   

切实抓好农村环境整治的基础工作,要下大气力,通过严格规划管理,抓好乡(镇)、村组的环境整治工作,切实解决脏、乱、差问题。 县政府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验收合格的予以奖励;要利用4-5年时间,使全县各乡镇全部达到省级生态文明乡镇,80个行政村的环境面貌要发生根本的改善。

以城乡污水和生活垃圾整治为重点,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生活污水达标化工程。各乡镇都要逐步建立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各村组要添置足够的垃圾箱(房)、垃圾筒等设施,从而形成户聚、村收、乡镇统一处理的收运网络。村组的污水处理,要因村制宜,达到经济有效即可。

全面实施生态治理工程,积极开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和产地认证,确保苗种和产品质量;重点抓好太阳能、沼气能等再生、清洁能源的利用和推广工作。

要提高造林绿化档次,美化环境。造林绿化重点要向中心区域和交通沿线转移,要引进一些适合威信生长的具有观赏价值的四季常绿阔叶和针叶乔木,使环境四季常绿,三季花红,赋以绿化以生态文明内涵,贴近人们的生活。

4、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

要采取“财政补一点,争取上级支持一点,社会筹集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生态文明建设资金。县财政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资金列入预算,支持各乡镇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市委(2016)1号文件精神,将生态补充转移支付资金的80﹪安排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前,云南省正在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县有关部门要抓住机遇,把威信县各乡镇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列入上级规划项目范围,以期得到上级资金支持,使乡镇“两污”治理工程尽快实施。  

5、健全法制机制,保障生态文明县建设有序实施

加大执法力度,严格项目准入。要严格执行环保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文明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环境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和违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制度,坚决杜绝重污染和有潜在污染威胁的建设项目上马;加快培养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产业,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总量。

6、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生态文明县建设是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县、乡、村要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栏,在重要公共区域、重点交通路段悬挂“创建生态文明县,建设绿色威信”等标语;举办讲座、学习班,宣传创建生态文明县的重要意义。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环境就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而使全县上下统一思想,人人参与,形成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共同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本地文化信息

电话:18008700023 传真: 邮箱:874700865#qq.com
地址:威信县九龙路电商服务中心二楼 邮编:657900
Copyright © 2004-2024 威信晓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